我校“名医名方”转化实现历史突破



9月3日,我校附属医院与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就全国名中医连方教授团队研发的“二至调经优化方”签署千万元级技术转让合同,此举创下学校单项成果转化金额历史新高。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炳勇,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郭凤雪等领导,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六分局等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崔亚洲,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华亮出席会议并致辞。
“二至调经优化方”源自连方教授深耕妇科中医药领域数十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基于“肾主生殖”中医理论,针对当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日益增多、目前治疗卵巢反应性欠佳等局限性的临床痛点,以经典方剂“二至丸”为基础,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加减化裁而成,是对中医妇科“补肾调经”理论的创新应用。
连方教授团队作为该方的核心研发力量,先后完成了1000余例临床病例观察,明确了“补肾填精、滋阴调经”的作用机制;通过动物实验开展药效学评价,验证了对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从临床、动物、细胞多层次,基因-转录-蛋白-代谢-表观遗传多角度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该新药若成功上市,将填补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1.1类新药空白,为患者提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价格合理”的中医药治疗选择,提升女性生殖健康水平,同时彰显中医药在妇科疑难杂症治疗中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与自信提升。经济效益方面,作为中药复方制剂1.1类新药,其产业化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数亿元,带动中药原料种植(如女贞子、旱莲草规范化种植基地)、生产加工(中药提取、制剂生产线升级)、物流销售等产业链环节发展,为企业新增利税,成为地方中医药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此次合作是学校“名医名方”转化的标志性成果,通过与步长制药等企业联合,将“临床经验-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链条打通,实现了“科研院所出技术、企业出资金、市场出效益”的协同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科技创新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后续更多名方、验方的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该新药的研发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举措,聚焦女性生殖健康这一民生领域,通过中医药“治未病”和辨证论治的优势,早期干预卵巢功能减退,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了山东中医药的智慧与力量。
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产业发展处、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六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学校党委办公室、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处、附属医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连方教授研发团队成员参加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