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档案持续保护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11月20日,纸质档案持续保护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山东省档案馆召开。国家档案局科信司科技处处长王琳出席会议并作报告,山东省档案馆馆长李世华,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玉龙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玉龙表示,在省档案馆大力关心支持、实验室各共建单位通力合作下,学校秉持“守正创新、科技赋能”理念,统筹科研资源、学科底蕴与人才优势,紧扣档案保护与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双重使命,从机制建设、特色发展、成果赋能等方面精准施策,实验室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初见成效。下一步,学校将全面落实省档案馆决策部署,靶向施策、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档案保护事业贡献“山中医”力量。
学术交流环节,王琳以落实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运行评估要求,推动实验室科技创新为题作辅导报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山东省档案馆研究馆员孙洪鲁、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原调研员刘小敏、我校教授刘更生、山东大学教授李勇慧围绕实验室管理、科技研究、人才培养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精彩见解,为实验室规范有序运行提供学术指导。


学术委员实地查看实验室科研成果,审议实验室工作报告和《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运行评估办法(试行)》贯彻落实措施,谋划“十五五”实验室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大家一致认为,实验室聚焦纸质档案持续保护重大关键问题,在脱酸技术、修复工艺、灾害抢救、虫霉防治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自主研发的无水纳米脱酸设备、纸浆修补机等实现产品转化,全力打造“一高地四中心”,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会议强调,要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实验室组织架构、权责划分,健全实验室重大事项决策机制,落实实验室依托单位、共建单位服务实验室发展的职责任务,完善实验室内部评估办法。要营造开放协同的科研生态,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合作,推动实验室与其他科研机构联合。探索试行实验室学术顾问选用聘任、开放课题等措施,支持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其学术团队参加实验室工作。要夯实要素齐全的保障基础,依托单位、共建单位安排专人服务实验室具体运行,加大国家级专家人才引进力度,强化资源保障,满足科研工作需要。要贡献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聚焦纸质档案持续保护方向,部署重点任务,开展基础研究,在关键材料、工艺、装备和技术集成、数字化保护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要打造面向应用的转化链条,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完善政企合作、校企合作,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宣传力度,推动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进入实践应用。
实验室固定成员、山东省档案馆、山东齐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学校相关人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