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召开老一辈学者报告文学定稿会暨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播研讨会
作者:于成君 日期:2025-10-22 来源:党委宣传部 阅读:

学校召开老一辈学者报告文学定稿会

暨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播研讨会

10月22日上午,学校在正行楼328会议室召开老一辈学者报告文学定稿会暨中医药学术思想传播研讨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山东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文东,作家、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厉彦林,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逄春阶,山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邱明;我校党委书记张立祥,党委副书记艾邸,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众,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朱姝出席会议。

张立祥代表学校向倾注心力的作家朋友和专家学者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介绍了学校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基本情况。张立祥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省政府出台意见支持学校建设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指导学校建设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中心、中华传统美德与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和系统中医学研究院,产出了系统中医学等“两个结合”和中医药文化“两创”的优秀案例。学校老一辈学者报告文学创作,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部署的生动实践,是文学家与医学家跨越时空的真情对话。作家的作品在多家主流媒体平台发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是学校推动中医药文化“两创”的优秀典范和中医药文化“破圈”传播的当代典范。希望尽快推进《十老记》报告文学的结集出版,深入发掘老一辈山中医人为人、为师、为医、为学的感人事迹,梳理其中蕴含的山中医人特有的文化基因和深沉的价值追求,让这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中医药文化魂脉广泛传播,烛照当世。

陈文东指出,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与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名医辈出、底蕴深厚。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支持下,省报告文学学会优选11位省内代表性作家,耗时近1年采访创作,记录了学校“十老”的学术思想、医德医风与人生历程,既是对大先生的礼赞,也是对中医药文化的赓续,更是践行“两个结合”的实践。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共同探讨媒体融合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形式,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传开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逄春阶详细介绍了学校“十老”报告文学文本的整体创作进展,讲述了诸位作家跋涉寻访、潜心采写的创作过程,分享了采访过程中的感人故事,让在场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创作背后的温度与意义。

会上,陈众、逄春阶共同签署《十老记》报告文学委托出版协议。

研讨会上,梁鸿鹰高度评价了学校老一辈学者报告文学创作工作,并从主题凝练、语言表达、采访对象等层面提出了文本进一步凝练的意见,希望作家们能够全面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价值,立体呈现老一辈学者的家国情怀与精神内核,让老一辈学者的精神力量通过文字更鲜活地传承下去。邱明表示,山东人民出版社将以工匠精神打造“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出版精品,探索融合传播,讲好山中医“大先生”故事。

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作家代表厉彦林、逄春阶、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张世勤、山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吴长远分享了采写感悟,表示将继续关注中医药事业,宣传推广十老事迹,深入挖掘和歌颂山中医人精神,为文化强省建设、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老一辈学者学术传承人代表王欣致谢作家们创作报告文学守护中医药文化根脉,表示将以报告文学为镜,接续学术薪火、传承家国情怀,让中医药智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会后,作家们在扁鹊像前合影留念,并参观十老园。

党委办公室、离退休工作处、学科建设处、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中医学院、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附属医院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