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中华传统美德与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论证会

9月12日上午,学校在长清校区正行楼328会议室召开“中华传统美德与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论证会。党委书记张立祥,党委副书记艾邸出席会议,党委委员、副校长崔亚洲主持会议。会议特邀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周向军、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高武、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贾光、省教育厅科技处二级调研员矫立峰、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教处处长迟钰争、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二级主任科员张新凯、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高景海等省内外知名专家组成论证专家组,对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深入论证指导。
张立祥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和发展情况,指出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学校建设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学校将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融合,致力于挖掘、阐释并转化中医药健康智慧,为构建新时代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学理支撑和实践路径。希望各位专家为实验室建设建言献策,助力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张立祥在总结讲话中对专家组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学校将认真梳理、全面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加大支持保障力度,聚焦核心目标,突出中医药特色,深化跨学科融合,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成果转化,集全校之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集学术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艾邸从建设背景、实验室概况、研究基础、团队情况、特色与优势、建设目标与举措等方面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情况。
论证环节,专家组认真审阅了实验室建设方案及相关材料,听取了汇报,并进行了深入质询和讨论。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建设的重大意义与前期基础,认为实验室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目标清晰、方案可行,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方向。同时,专家们从凝练研究方向、强化交叉融合、创新体制机制、突出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为实验室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华传统美德与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志着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方面迈出新的重要步伐,对推动学校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及实验室骨干成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