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暨部门(单位)负责人暑期研讨班举办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推动省委巡视整改和学校“改革创新年”重点任务圆满完成,进一步提升中层正职政治素养与管理能力,7月28日至31日,学校在沂蒙干部学院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暨部门(单位)负责人暑期研讨班。学校党委书记张立祥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张立祥在讲话中指出,要从动机出发,清楚“为什么要学”。要解决思想的问题,常掸思想灰、常扫观念尘,找到破解难题的突破口、切入点,找到实现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要解决境界的问题,认清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深刻领会教育强国建设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找到发展的站位、方位、定位,推动解放思想再深化、思想境界再提升。要解决方法的问题,学习先进的科学的方法论,学习双一流高校典型的经验与做法,真正解决好“过河”的问题,走出事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张立祥要求,要从内容出发,清楚“学什么”。要胸怀“国之大者”,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真理力量,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学出忠诚的赤诚底色。要进一步锤炼党性、增强纪律意识,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当好政治上的明白人、纪律上的规矩人、作风上的干净人,学出干净的政治本色。要锚定第六次党代会描绘的蓝图愿景,持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学出担当的勇毅亮色。
张立祥强调,要从方法出发,清楚“怎样学”。要带着问题学,主动相互切磋、主动对号入座,让暑期干部研讨班真正成为补齐能力短板、破解工作难题的“加油站”与“工具箱”。要结合实际学,坚持学与思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筑牢思想根基,理清工作思路,将理论素养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桥梁。要端正态度学,以“空杯”之心接纳新知,以“赶考”之态对待学习,真正把学习研讨变成淬炼思想、提升能力的“熔炉”,带着培训形成的思想共识、笃定行动和过硬作风,向着改革创新年确定的目标全力冲刺,将学习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研讨班采取专家授课、现场教学、情景演练、分组研讨、交流发言等形式,聚焦弘扬沂蒙精神、提高抓落实能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先后邀请了沂蒙干部学院沂蒙精神研究部副主任、副教授徐莹,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教授季冬晓,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曾宪文,山东省委党校副校(院)长、一级巡视员高尚瑞等领导专家进行授课。组织学员到省政府旧址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沂蒙革命纪念馆、汉墓竹简博物馆进行了现场教学,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等,开展了教育舆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结业式上,9位部门(单位)负责同志紧密结合所学所思所悟,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

全体学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原原本本“系统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学习;带着问题“深入学”,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省委巡视整改、省审计厅审计发现问题整改、高校突出问题系统整治相结合;剖析案例“对照学”,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职责、融入日常、落到实处;互动交流“研讨学”,聚焦影响学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和“双高”考核的难题,探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内部治理和办学服务支撑保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身临其境“实地学”,真切感受革命烈士不畏艰难、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和沂蒙人民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深刻感悟沂蒙精神丰富内涵;融入传统“沉浸学”,深入了解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赓续中华文脉,推进“两个结合”。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学习研讨,进一步启迪了思想、锤炼了党性、提升了能力,要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高度的政治自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履职尽责的实际成效,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三五七五”发展思路,以更高站位、更强定力、更大担当,在学校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中展现真本领、硬功夫,贡献更大智慧力量。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单位)党政负责人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