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全面开展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启动大会





4月29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328会议室召开全面开展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启动大会。校党委书记张立祥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李可建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丽丽,党委委员、副校长王琳,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常现兵,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陈众,党委委员、统战部(台港澳事务办公室)部长(主任)朱姝出席会议。
张立祥指出,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是学校“改革创新年”的重大工程,是实现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对于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创新活力意义重大。通过前期的经验学习、广泛调研、试点先行,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为改革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会议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部署任务,动员全校上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落地见效。
张立祥对下一阶段全面开展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工作任务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从实现特色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全面开展两级管理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固本培元”之举,必须紧跟国家战略,心怀大局、顺势而为,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赋予学院更多自主权,实现“气血充盈,百病不生”的治理新境界。改革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辨证施治”之策,在冲击“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期,要通过“放权、赋能、增效”,充分理顺校院权责关系,激发二级学院办学主体活力,加快形成“学校统筹、学院主责、师生参与”的治理新格局。改革是破解学校发展瓶颈的“标本兼治”之道,目前二级学院在人才引育、资源配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自主权不足,“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存在,要将管理模式从亲力亲为的“过程管理”转向二级学院的“目标管理”,真正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二是要把握重点、统筹兼顾,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任务落实落细、落地见效。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到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协同创新,明确好权责边界,构建出科学管理体系,厘清校院职责。要注重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紧跟省属绩效考核指标和“双一流”建设目标,瞄准发展目标,破除部门壁垒,处理好分类施策与整体推进、全局与局部、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尊重二级学院的个性化、特色化,做到分类管理、“一院一策”。要完善制度保障,确保改革平稳落地,各职能部门要主动转型,进一步扩大下放职责权限,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要资源”向“挣资源”转变。要加大宣传引导,赢得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完善岗位绩效考核评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把年终考核结果与教职工平时表现高度融合,确保考核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教职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增强教职工自主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三是要强化担当、落实责任,凝聚全面开展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的强大思想合力、行动合力。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改革责任,专项工作组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调度改革情况;学校层面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对改革成效大的给予更多的权限和支持,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各二级学院要迅速行动,成立改革工作专班,将改革任务层层分解、层层压实,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落实。要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发挥主动性,建立“定期会商、问题反馈、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召开跨部门、跨学院的联席工作会议,及时破解改革中的“疑难问题”。要营造良好氛围,激发改革动力,充分发挥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报、校刊等媒体平台的作用,形成“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专栏”,定时推送改革亮点、工作经验;弘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引导全校师生树立改革意识,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改革实践,为改革建言献策;同时为改革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包容出错、鼓励创新,为改革者撑腰鼓劲,让改革者轻装上阵。
李可建表示,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是关乎学校未来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天在学校全面开展,需要我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久久为功的毅力、协同创新的智慧共同推进,并就后续改革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构建“校为主导、院为主体”的权责边界体系,完善“一院一策”分类管理机制。学校层面要发挥主导作用,明确校院两级的职责定位和权力边界,进一步完善“一院一策”分类管理机制。学院作为办学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发展基础和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策略,实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二是打造“数字赋能、智慧治理”的现代治理架构,实施数字化赋能行动。数字化、智能化是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在数据安全性的基础上,各单位、部门要相互配合,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管理创新,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三是健全“目标引领、绩效导向”的运行保障机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标省属绩效考核指标要求,围绕学校发展战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改革任务分解为具体的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强化绩效导向,建立科学公正的岗位绩效评价机制,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综合考量教学、科研、临床、社会服务等多方面业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会上,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作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报告,9个专项工作组及4家试点单位汇报阶段性改革工作成果,针灸推拿学院、海洋中药研究院负责人作表态发言,学校与教学科研单位代表(中医学院、海洋中药研究院)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等核心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学科研单位党政负责人及专班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