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接受教育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考察
作者: 日期:2025-04-23 来源:中医学院 阅读:

我校接受教育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考察

4月21日至23日,受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委派,由中西医结合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徐安龙教授任组长,教指委委员、河北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杜惠兰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罗伟生教授,教指委副秘书长、长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李磊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邓奕辉教授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沈雁教授任组员,教指委秘书、北京中医药大学齐佳兵老师任秘书的专家组一行7人,对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展现场考察认证工作。

21日上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见面会在长清校区行政楼328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张立祥,校长李可建,校领导班子成员金锋、王丽丽、王琳、张玉龙、常现兵、朱姝出席会议。

党委书记张立祥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校训,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学模式,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学校将以此次认证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内涵建设,要求全校统一思想、全力配合、立行立改,切实推进专业高质量发展。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曾宪文受邀出席会议并致辞,指出开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此次认证既是对山东中医药大学办学质量的全面检验,更为学科专业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希望专家组精准“把脉”、靶向指导,助力学校打造中医药人才培养新高地。

专家组组长徐安龙教授代表专家组发言。他指出,开展中西医临床专业认证是完善高校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希望以本次认证工作为契机,能够对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进行系统客观的诊断,推动学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提质增效,助力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认证期间,专家组严格遵循国家教学质量标准,实地考察了学校图书馆、中医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医学科研公共平台、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教学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访谈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专业负责人及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成员;走访了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走访了中医学院、医学院等教学单位,观摩了8门课堂教学;抽查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11门课程的1000余份试卷及试卷分析报告;查阅了部分课程的实验报告、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等材料;调阅了学校及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支撑材料;实地考察了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二七铁路卫生服务中心等临床教学基地,观摩了教学查房、小讲课等教学活动,考核了实习生临床技能;进行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召开了教学单位、临床教学基地、教学督导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师生代表等座谈会20场次。全面评估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质量保障体系等关键环节。

23日下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意见交流会在长清校区综合实验楼306举行。会议由中西医结合教指委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彧主持。专家组肯定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立足“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构建中西医协同育人体系,有效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同时依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办学标准,分析了学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办学优势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意见和建议。

党委书记张立祥在表态发言中提出三项整改要求:一是全面对标整改,建立问题清单与责任台账;二是分类推进落实,基础问题即知即改、难点问题协同攻坚;三是强化长效机制,将认证标准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校长李可建主持会议时强调,全校要以整改促改革,将认证成果转化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次认证工作为学校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指导,将推动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