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北京开幕。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我校师生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收听收看开幕式直播,认真学习领会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团委书记陈众认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对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令我们倍感振奋和自豪。报告中特别提到,要推进“双一流”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作用。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共青团干部,我将更加明确角色定位和角色价值,始终聚焦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把握青年成长特点和现实需要,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现状,引导同学们在创新实践中展现青年力量,在学习奋斗中涌动青春旋律,用实际行动为学校六十周年华诞献礼,为一流学科和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崔瑞兰认为,举世瞩目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和管理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好“两会”精神,将“两会”精神融入到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中去。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和业务修养,教书育人。二是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宗旨,坚持不懈的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两会”精神全面及时深入地贯彻到思政课堂中,并确保进入大学生头脑。四是要以“两会”召开为契机,立足本职,砥砺前行,干事创业,努力为“双一流”和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为建校60周年献礼。
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志鹏认为,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成绩辉煌璀璨,令人自豪鼓舞;展望未来,美好宏图谱绘,令人自信振奋。报告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学生工作者就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以学生为本”工作原则,贯彻落实“以爱育爱”工作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重任,敢为先锋,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加强“互联网+学生服务”工作,健全完善学生管理系统,抓牢抓实新媒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的青春梦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研究生处党总支副书记杨广杰认为,2018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具体落实宏伟蓝图的重要会议,它肩负着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的历史重任。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40年、学校60年华诞,同时也是我校开展研究生教育40年。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在感慨国家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为学校的快速发展而自豪。站在新时代潮头,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强化责任担当,汇广大导师、研究生及各级管理人员合力,调动和发挥校内外教育资源作用,着眼对接服务社会发展前沿,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建设好一流学科和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吴宪认为,今年的“两会”格外引人注目,它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第一次召开的“两会”,又是开启新时代征程之后第一次召开的“两会”。因此,“两会”的召开,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把“两会”精神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医学院辅导员唐心恬认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让我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我更加坚定决心,要踏踏实实地从本职工作做起,牢固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努力探索高等教育教学新模式。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服务”等,多措并举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尤其是跨界学习能力,并通过这些途经,探索适应新时代国家建设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用自己强烈的事业心,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以锲而不舍的勤奋和努力,发挥好自身作用,努力做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校学生会主席孙银雪认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同学们深深感叹于五年间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和辉煌,同时也更加期待下一个五年的美好规划与愿景。在报告当中医疗成为了社会民生的关键热词之一,对于医药事业的发展,李克强总理强调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以及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让我们作为医学接班人更有底气和信心继往开来、继续前进。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让振兴中医药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而我们作为扬帆起航的后生,更应继续乘着中医药的龙船,乘风破浪,横渡沧海,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壮志踌躇,自豪奋发!
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邱晓青认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句句切入时事焦点、反映心声,指明了国家前进的方向和深化改革的目标,令人倍受鼓舞、信心满满。报告用朴实又暖心的语言,直击各个民生热点问题,彰显了政府“使人民生活随着国家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的决心。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参与者和服务管理社团的重要学生组织,应以社团会员的切身权益为出发点,想社团所想、为社团所需,密切联系社团会员,致力于为在校师生提供多样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开拓创新,使社团更好更快地发展,为丰富校园文化做出更大贡献。作为中医药的一份子,我们更应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理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医学院学生会秘书长王雪认为,作为一名中医专业大学生,应凡事不怕困难,不轻易放弃,积极行善,利用学校的良好环境,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细小之处着手,不断完善自我,充分了解国情,关注民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难事,服务祖国,服务人民,努力使自己成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积极实践,努力成长,为祖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康复学院记者站副站长姜易煊认为,作为中医药大学的学子,与我们最为息息相关的自然就是“病有所医”了,而政策中所提出的“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则是进一步为中国的康复医疗需求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医保政策的全面完善和提高保障,为康复治疗的医保纳入提供了可能,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巨大的康复需求人群,更有利于促进国内康复治疗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国内的建设之路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身为康复之人,我们期待着有更高更广的学途,更愿为中国不可限量的康复之路添砖加瓦!
眼科与视光医学院记者站副站长毛一恒认为,健康中国战略是本次两会提出的又一伟大战略,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身心的全方位健康成了我们更高的追求,这也将医学工作者从原本“治病救人”的传统理念转变到“寻求健康”的新理念。医学生应用自己的 实际行动努力践行服务人民的宗旨、大力宣传医学常识,对于疾病早预防、早排查,将工作学习的重点提升到服务于人民群众真正所想,真正想要的理念与方向。我们要努力学习、敢于争先,不负我们在国旗下宣誓成为一名医学生的光荣誓言!
药学院2015级制药工程本科二班王杨认为,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肩负着传统医药现代化的重任,作为中医药学校的一员,自己感到非常荣幸,有资历丰富的教授和老师们经常普及中医药知识,也有机会去接触行业的前沿科技,这对我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以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己任,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响应国家政策,为中医药事业崛起发奋读书。
针灸推拿学院2015级针灸推拿本科一班马凌飞认为,作为一名针灸推拿学院的学生,必将响应国家的号召,坚定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坚定投身中医事业和报效国家的决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扎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护理学院2015级本科四班张会敏认为,作为一名中医药学子,要主动将个人理想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牢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专业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发扬南丁格尔精神,践行“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新时代青年。
外国语学院2015级英语本科二班贺婷婷认为,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要促进多渠道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看到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让我们对未来就业前景充满信心与希望。作为一名高校大学生,我们要珍惜现在难得的机遇,要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理想信念。要以踏实的学习工作作风,以优异的成绩,在学校60周年华诞之际为母校的发展争光添彩。
理工学院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班袁月明认为,作为新时代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要珍惜光阴,抓住我国深入开展“互联网+”,继续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广泛运用这一历史机遇,关注时代需求,补齐知识短板,学好专业内容,锤炼过硬本领,为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唱出自己的好声音,讲出自己的好故事,谱写时代的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