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出席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
5月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行政楼328会议室开展集体备课,副校长田立新出席活动。
田立新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田立新对备好《形势与政策》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要充分发挥好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根据党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要求,确保集体备课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提升授课质量和效果。二是加强任课教师队伍建设。任课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与角色意识,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是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把国家的大政方针讲透讲活,努力做到“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不断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教研室主任王洪洁对本学期《形势与政策》授课安排作了具体的说明,陈晨、孙颖两位老师分别以“乡村振兴”“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选题,分享了各自的授课准备、计划和心得,其他老师围绕这两个选题从教学内容、方法、授课对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形势与政策课全体任课教师参加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