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全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重要讲话。学校广大师生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备受鼓舞。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在实干善为中成就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退休教师朱凯教授认为,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他明确论述一流大学建设的方向和突出的重点,对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有机整体、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健康学术生态、坚持开放合作等作了系统指示,对于我校如何建设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我们每一名教师的努力目标,以大爱忘我的奉献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教书育人的言行中,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庆祥教授认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教师是培养人才、塑造灵魂的工程师,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中医药大学的教师,我们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着力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提升应用创新能力,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甚至世界一流大学、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武东霞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的讲话极大鼓舞了全国高校师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思政课教师,面向的是青年学生,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因此,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沉下心来研究学生,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这将是我作为一个思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今年恰逢建党百年,我将充分利用思政课堂这个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将党史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明晰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艰难历程及辉煌成就基础上,更加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帮助学生坚定前进信心,通过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党校常务副校长杨春涛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让我们既感到使命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纵观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长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前中医药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把学校发展与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主动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健康中国、健康山东,助推我省中医药“五个高地”建设,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工作处处长念金波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提出殷切期望。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打造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育人水平高的学生工作队伍,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要勇担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任,按照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要求,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中医药人才!
发展规划处处长邓华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从大学建设、青年发展和教师使命三个层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我们要基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规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中的历史定位与历史责任,汇聚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征程中争创一流,书写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篇章!
教务处处长王琳认为,总书记的讲话,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这是对广大教师群体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将始终坚持用责任和关爱守护学生,用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成为青年学子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不仅是清华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做人为师的根本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拼搏奋斗,勇攀高峰,办好中医药教育,传承中医药精华,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
研究生处党总支书记唐迎雪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立意深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国家需要追求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作为一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引导广大研究生将个人理想和奋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伟大事业中,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立大志,明大德,成人才,担大任;着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于华荣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令人鼓舞,对广大青年殷殷嘱托饱含深情,为万千学子勇毅前行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永续发展,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广大青年提出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的重要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针灸推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张继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学团干部,一方面要引导针灸推拿学院的广大学子认真学习党史,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锤炼品德,坚定信念,做新时代的同向同行者;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注重传承,勇于创新,怀医者仁心,习精湛医术,为促进中医药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外国语学院团总支(学工办)书记(主任)赵文娜认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所希冀的“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激发斗志,锤炼品质;还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更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身体力行做好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师生携手与新时代同向同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学工办)书记(主任)马充认为,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内容令我受益匪浅。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作为学团干部,我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第一临床医学院团总支(学工办)书记(主任)于荣认为,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临床实践技能丰富且思维敏捷的医学生,从而更好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
眼科与视光医学院团总支(学工办)书记(主任)郭滨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给我们开展实际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作为一名学团干部,我们要锐意进取、创新实干、不断超越,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来,为推进学校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管理学院团总支(学工办)副书记(副主任)窦立雯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三要”:要成为大先生,要研究真问题,要坚定信念。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要保持清醒的使命认知,珍视岗位职责,恪守师德,提高本领,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积极引导大学生做“爱国、立志、求真、力行”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医学院团总支(学工办)副书记(副主任)张影影认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勇挑历史使命,在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中锤炼品德,在精益求精的潜心钻研中勇于创新,在脚踏实地的不懈奋斗中实学实干,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药学院辅导员颜培正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一定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一是引导学生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二是以身为范、锤炼品德,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健康学院辅导员曹意珠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令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未来在眼前,征途在脚下,我们须秉承立德树人之初心,牢记培育时代新人之使命,将成为学生们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作为责任义务,引导青年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胸怀民族使命中践行初心,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
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李媛媛认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时刻鞭策着我,鼓励着我,也令我深切感受到“教育强,则国强”的深刻内涵。作为一名留学生辅导员,要保持与时俱进,关注热点问题,关心关爱学生,致力于培养知华、爱华、友华的优秀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优秀文化,努力做心怀“国之大者”,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校学生会副主席刘婧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激励高校师生砥砺奋进的重要讲话,让我们青年学子备受鼓舞的同时深感使命重大。“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新人的殷切期望。作为中医药学子,我们将以医者的情怀为明灯,以时代的使命为罗盘,脚踏实地学习中医知识,发扬、传承好中医药文化,为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副主席赵文瑞认为,作为中医药大学的青年学生,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未来已经深深地与祖国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我们的身上肩负着弘扬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使命,也肩负着传承发展创新中医药的责任。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努力学习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中医药发展事业的伟大土地上。
学生融媒体中心陈鑫认为,我们青年一代,是与新时代同向前行、共同前进的一代。为人为学上,定像习近平总书记期望的那样“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作为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我必以中医药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实学实干扎实自己的专业素质,以“大医精诚”磨练自己的品质,用不懈的努力和持久的韧性,让中医药瑰宝在我辈青年的努力之下熠熠闪光。
康复医学院2020级学生郭晓硕认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来说我想做的就是学好我的专业知识,遵守一名医生的准则,将来做一名合格的治疗医师,为发扬中医药尽一份微薄之力。将心中对于专业的热爱切实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让青春之花在为国家、为社会奋斗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