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之声 >> 正文
【新时报】山东这十所高校可跨校修读微专业了,首批招生不向学生收费
作者: 日期:2020-09-26 来源:新时报 阅读:

山东这十所高校可跨校修读微专业了,首批招生不向学生收费


    9月24日,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微专业建设研讨暨招生宣介会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举行,该联盟首批共建共享10个微专业,今年起招生,首年试运行期间不向学生收取费用。


    据了解,首批10所高校各自开设一个微专业,涵盖了医、理、工、管、艺术、教育等多个学科门类,包括山东师范大学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微专业、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微专业、齐鲁工业大学啤酒酿造微专业、山东交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微专业、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微专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新媒体广告设计微专业、山东女子学院幼儿发展与教育微专业、山东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直播方向)微专业、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WEB前端开发微专业、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微专业,均为创新性、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建设了57门在线课程。

    微专业允许学生跨校修读专业课程,面向长青联盟高校在校大学生招生,首次招生周期为试运行周期,其间不向学生收费。《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微专业建设与管理指南》显示,微专业学制一般不超过2年,学分一般不超过16学分。课程教学以线上学习为主要模式,应配备专门的课程辅导老师,引导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组织在线讨论、作业辅导、测试和答疑等;每学分课程应开设不少于4学时的线下见面课或直播互动课。

    微专业课程暂不面向游客开放,修读需以身份认证的方式参与,修读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并参加考核合格,可取得课程证书,修读微专业的全部课程,并参加综合考试合格,可取得微专业证书。此类专业非学历教育,以提升学生实际技能、拓展视野为主要目的。

    目前,联盟内高校学生已开始报名,由联盟统一组织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学习考核、学分认定与证书发放等程序,报名学生不限专业和年级。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李霞介绍,微专业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领域开展微专业教育,尚属于新生事物,山东大学去年在校内推出了17个微专业。

    据了解,2018年12月7日,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成立,由长清大学城10所高校组成,为自愿成立、非独立法人、非营利性的合作发展共同体,英文简写为“C10”。

    https://detail.jinantimes.com.cn/c-userportal/news/detail?newsId=Td221940b7daf45c4bcceaf5d04457ca3&uid=11848&isShar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