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之声 >> 正文
【中国中医药报】山东中医药大学将“红心铸魂”的思政育人理念与“岐黄仁术”的中医药文化相结合——让“红岐育人”思政品牌扎根边疆
作者: 日期:2025-11-04 来源: 阅读:

山东中医药大学将“红心铸魂”的思政育人理念与“岐黄仁术”的中医药文化相结合——让“红岐育人”思政品牌扎根边疆

“我校全体师生谨向贵校支教服务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诚挚的感谢。”近日,山东中医药大学收到了一封跨越4000多公里的感谢信。这封信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第一中学,承载着边疆学校对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深切情谊,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红岐育人”理念在“鲁喀大地”落地生根的鲜活见证。

“看着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中药香囊,听着他们追问‘怎么用阴阳五行解释医学理论’,我们欣喜地发现,‘红岐育人’的种子正在悄悄发芽。”山东中医药大学“鲁喀专项”志愿团队带队教师的话,道出了支教期间的动人瞬间。

自2022年起,山东中医药大学每年组建“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服务队,远赴新疆喀什开展帮扶行动,成为学校创新思政育人模式的重要载体。学校将“红心铸魂”的思政育人观念与“岐黄仁术”的中医药文化相结合,打造“红岐育人”思政品牌。

支教团队为当地学生打造立体成长课堂:中医文化课带孩子们探知阴阳五行与诊疗思路;艾灸、推拿教学让传统疗法触手可及;中药香囊制作、药材辨识活动传递中医药魅力。

此外,山东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向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第一中学捐赠了中医文化展览馆,这是当地首个校园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馆内古籍与科研成果铺展中医药脉络,“红色中医药展区”里,泛黄医案、锈迹药碾诉说革命时期“一根针、一把草”的红医往事,志愿者带孩子触摸药材、听红医故事,让岐黄智慧与红医精神交融。“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麦热姆萨古丽同学在参观展览馆后动情地说。

课后补课、入户科普、义诊服务惠及师生,支教团队赋予专业实践的厚度,学生艾丽米努尔课后追着老师说“我想学好中医帮妈妈治好腰痛”,中医药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

“‘鲁喀专项’不是短暂奔赴,而是我校‘红岐育人’思政品牌扎根边疆的生动实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文化润疆、教育兴疆、医疗助疆的务实之举。” 山东中医药大学团委书记刁书剑说,“我们看到边疆孩子对中医药由好奇变为热爱,看到学子把专业知识变为服务能力、融青春理想于家国担当,这正是‘红岐育人’的意义。”

https://paper.cntcm.com.cn/bz/html/content.html?date=2025-11-03&pageIndex=2&cid=1&articleId=1c7473c3-969f-4025-b78b-077b48e1b30c&articleIndex=1&pageId=9189f507-0014-4798-ac26-1eabdc547fca&siteId=10&siteName=zgzyyb